3月28日,缅甸发生的7.9级强震目前已造成数千人的伤亡。除人员伤亡外,地震对缅甸曼德勒地区及周边的文化遗产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据29日当地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约150座寺庙和宝塔损毁。曼德勒皇宫、具有200年历史的马哈昂美寺的建筑已摧毁,宝塔倒塌,佛教寺院的部分区域倒塌,数百年历史的纪念碑变成了废墟。世界遗产所在地蒲甘古城的佛教寺庙也前景堪忧。
曼德勒城是缅甸仅次于仰光的第二大城市,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吸引了各国游客前来。这里曾是缅甸贡榜王朝的都城,至今依然是整个国家文化、艺术、工匠和建筑最丰富的城市,也是缅甸最重要的佛教中心。
据美国媒体证实,根据目击者分享的照片和视频所见,缅甸的强烈地震对该国各地的历史和宗教遗址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宝塔倒塌,佛教寺院的部分区域倒塌,数百年历史的纪念碑变成了废墟。

缅甸的寺庙遭损毁
3月29日,缅甸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3,000座建筑物遭到破坏,其中包括约150座寺庙和宝塔。其中,位于缅甸曼德勒的西南部,具有200年历史的马哈昂美寺(Me Nu Brick Monastery)的大部分已被摧毁。该建筑独特的阳台层层坍塌,坍塌部分位于厚重的内墙周围。而在一段拍摄于曼德勒东南部的视频中显示,瑞萨延寺(Shwe Sar Yan Pagoda)华丽的金色尖顶已倒塌,引起了围观者的尖叫。

缅甸寺庙的金顶倒塌
在曼德勒皇宫内,宫殿墙上矗立着一座大塔,其倒塌角度向左倾斜。在其他地方,一部分墙壁已经倒塌。在西部,一段视频显示,佛教僧侣们聚集在一座装饰性钟楼的废墟周围,这座钟楼曾是新玛索耶因寺(New Masoeyein Monastery)的中心建筑。在视频里,新玛索耶因寺之前的五层寺院也轰然倒塌。上周五晚上,住在寺院里的数十名僧侣在附近的街道上席地而睡。其中一位名叫Moe Nat Ashin的僧侣拍下了当时的情景。

缅甸当地僧侣发布所在地建筑倒塌的场景
据缅甸人权网络(Burma Human Rights Network)分享的照片显示,缅甸多个地区的寺庙尖塔和圆顶倒塌。在线新闻媒体 Mizzima 援引当地官员和居民的言论表示,3月28日(周五)有490人在寺庙倒塌事件中丧生。
在距离震中70英里的平达亚(Pindaya),一座大型寺院的佛塔被推倒,其他幸存佛塔的地基也出现裂缝。佛塔周围的地面上到处是金色塔尖和该地区常见的红砖的残骸。据网络上的一段视频显示,寺院中最大的佛塔塔尖在余震中轰然倒塌时,围观者发出了哀嚎。

缅甸的寺庙遭损毁

缅甸人权网络(Burma Human Rights Network)分享的照片显示寺庙遭损毁
平达雅寺的社交媒体管理员Tun Tun Aye说“平达雅寺以前也发生过地震,但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他说,佛塔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不知道寺院将如何修复。
2015年,尼泊尔在遭受两次地震重创后,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重建捐款。当时的修复工作起初受到官僚主义的阻碍,但也使得当地传统手工艺得到复苏。而《纽约时报》称,但缅甸当地由军政府统治,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得到国际支持的重建工作可能更具挑战性。

缅甸人权网络(Burma Human Rights Network)分享的照片显示寺庙遭损毁
除了目前的受灾地区外,缅甸蒲甘的佛教寺庙前景也堪忧。该地区的古迹曾在2016年的地震中严重受损。
蒲甘的寺庙和佛塔的塔尖高达 200 多英尺。在黎明时分,你可以看到它们从薄雾中拔地而起,给旅行者留下里深刻的印象。苏格兰记者、英属缅甸时期的官员詹姆斯·乔治·斯科特(James George Scott)曾在1910 年写道:“耶路撒冷、罗马、基辅、贝拿勒斯,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蒲甘一样以寺庙之多、设计和装饰之豪华而自豪。”
蒲甘位于中部实皆断层线附近,这里的2200 座 11 世纪的佛教古迹长期以来都很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而据英国《卫报》消息,伦敦索阿斯大学(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亚洲艺术高级讲师斯蒂芬·墨菲(Stephen Murphy)博士说,“2016年的上一次地震对主要古迹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目前还不清楚这次的地震是否造成了类似规模的破坏。”

蒲甘古城
在蒲甘,这些佛塔和寺庙是由第一个统一的缅甸王国在伊洛瓦底江畔建造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佛教文明之一。这里的创始人阿纳瓦拉塔·敏索(Anawrahta Minsaw)在大约1044 年与继兄进行了一场英勇的单挑,随后征服了周围的国家。蒲甘碑文中记载的一个传说是,他带回了3万名精通雕刻、绘画、砖石和其他许多有用技能的俘虏。
这里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据说这里修建了许多座宗教圣地,其中许多圣地的装饰细节都十分精巧,历经地震和20世纪90年代军政府错误地修复,仍保存完好。2019 年,蒲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但是,当地却饱受政治动荡和暴力之苦。过去的20年里,外国游客从约 20 万人次骤降至数千人次。来自旅游公司 Wild Frontiers 的马克·利德曼(Marc Leaderman)说:“直到2017年,我们还接待了很多游客。这是一个可与吴哥窟相媲美的景点,我们显然为缅甸和泰国人民深感悲痛。”
蒲甘的遗址对当地人一直非常重要。2023年,当地的参观人数将超过 40 万。索阿斯大学东南亚艺术教授阿什利·汤普森(Ashley Thompson)说:“对于过去几十年来遭受持续政治暴力的民众来说,蒲甘提供的过去繁荣的曙光也能支撑起他们的希望。”
蒲甘的遗址中还拥有一座博物馆,馆内藏有翡翠佛塔铭文,这是一块刻于 1113 年的石柱,也被称为缅甸的罗塞塔石碑,包含四种古代语言,其中就有已知最早的缅甸语。汤普森说:“与生命损失相比,蒲甘再次面临的潜在文化损失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将对这个国家产生持久的影响,因为今天有如此多的人在为生存而挣扎。”
(本文综合自《纽约时报》《卫报》《南都即时》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