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马上评丨强制性国标再修订,精准回应电动自行车安全议题

admin 2024-09-20 16:54:05 38
马上评丨强制性国标再修订,精准回应电动自行车安全议题摘要: ...

日前,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对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还增加了北斗定位、实时通信功能。

事实上,限速25km/h并非首次明确,2019年实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就已经规定了最高车速为25km/h。这次的改动主要是增添了更多技术细节的规定,试图从源头上把限速“锁死”,从而避免种种非法改装突破这一限制;新增的定位、通信功能等也可以实现实时监管,让技术干预成为可能。

不出意外,“限速25km/h”的规定再次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很多网友表示支持,也有一些网民认为这个速度“不够快”,影响自己的日常使用。但客观来看,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大规模普及,它带来的安全议题已经越发严峻和突出。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而电动车造成的事故量也在快速增加。各地的数据也在说明这一点,2023年广州交通事故中涉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同比上升63%,北京市去年上半年交通亡人事故超四分之一与电动车有关,银川2023年近三成交通事故与电动自行车有关。

不仅交通事故频发,为突破限速和电量等对电动车进行违规改装,也导致火灾事故快速攀升。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2021年是1.8万起,2023年迅速增加到2.5万起,年均增长约20%;电动自行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

就此而言,此次强制性国标再修订,也是为了精准回应城市空间的安全议题。电动自行车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其在有限城市空间里的密度早已今非昔比,进行更加严格的技术限制已经势在必行。

总体来看,“新国标”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安全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优化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塑料重量占比等技术指标,降低火灾事故风险;减少非法篡改行为,减少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动态安全监测,提高车辆安全性;提升续航里程,便利消费者使用。

不可回避的是,限速当然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相比于过去的“风驰电掣”,这肯定会一定程度降低骑行和出行效率,也会影响外卖、快递等特定行业。

但从眼下的安全形势来看,效率和安全的平衡已经是一道必答题。为了整体的安全,社会应当达成新的共识和规范。同时,各方也应当做好未来新规落地后的准备。比如,生产厂家对生产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外卖平台进一步优化计酬模式、限时标准等,通过各种方式去适配新的强制性标准,减缓行业冲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国标”除了限速之外,也在一些地方放宽了限制。比如将使用铅蓄电池的整车重量限值由55kg放宽至63kg,并且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这些改变的用意也很明显,既有助于保证电动自行车更长的续航,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总之,修订“国标”,限制并不是目的。关键是在保障道路安全的基础上,在探索和讨论之中完善技术细节,引导行业走上规范、良性的发展道路。也希望这次“国标”的修订,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让这一无数人日常仰赖的交通工具,更加安全、和谐地融入城市图景。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