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遇见马克·吕布:经典摄影里的中国巨变

admin 2024-09-27 13:29:08 51
遇见马克·吕布:经典摄影里的中国巨变摘要: ...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是法国著名摄影家,玛格南图片社社员,曾任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中国是马克•吕布拍摄最多的国家,1957年到2010年间,马克•吕布先后二十多次访问中国,并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社会巨变。

澎湃新闻获悉,9月25日,“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遴选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马克·吕布118件/套经典摄影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多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巨变,很多经典瞬间也已成为20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

展览现场

展览由湖南博物院、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马克·吕布之友协会、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协办。此次展览遴选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马克·吕布118件/套经典摄影作品,其中包括摄影师从1957年至2010年间二十多次访问中国拍摄的珍贵照片。他以敏锐的直觉、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影像语言,捕捉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真实面貌,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至2010年间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巨大变迁。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巨变,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了20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

展览现场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图源:网络)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家,1923年生于法国里昂。他于1937年开始拍摄照片,1942年至1945年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之后成为一名工程师。30岁时他结识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并受邀加入玛格南图片社。

在英国生活一年之后,他开始长途旅行。首先向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出发,途经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泊尔,最后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历时整整一年。1957年他第一次到中国旅行,1958年又在日本生活了几个月。

上世纪60年代初他拍摄了阿尔及利亚和非洲的独立运动,并先后几次游历前苏联。1979年起他不断往返中国,跟踪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巨变并与黄山结缘。他还多次造访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并在土耳其和法国拍摄。

展览现场

中国是马克•吕布拍摄最多的国家,1957年到2010年间,马克•吕布先后二十多次访问中国。他满怀热情地观察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了解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这个观念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返回中国拍摄。在他的摄影生涯中,中国一直都是充满美和惊喜的、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他记录中国五十年关键历史的照片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珍贵见证。

展览现场

他的作品富有直觉,见微知著,优雅生动,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视觉建构的节奏和韵律”,温暖而深刻地触及人与物之间转瞬即逝的共鸣与默契。正如玛格南图片社前任主席马丁·帕尔所言,“吕布是少数几个将新闻摄影和艺术世界结合起来的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世界的瞬间,更展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人类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马克•吕布是蜚声世界的摄影大师,曾担任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其作品曾刊登于《生活》《国家地理》《巴黎竞赛画报》《明星周刊》等知名杂志,并在全球多家著名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他还曾获得美国海外新闻俱乐部奖、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徕卡终身成就奖、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终身成就奖等。

一、早年欧洲的画卷

马克•吕布14岁时就开始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摄影的兴趣日益浓厚。29岁时,他决定放弃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1953年,当他30岁时,他离开里昂前往巴黎,认识了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当年在巴黎拍摄的著名照片《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在《生活》杂志发表,这是马克·吕布发表的第一张照片,这张获得巨大成功的照片使他得以进入蜚声国际的玛格南图片社。之后,他赴南斯拉夫旅行,这是他首次出国拍摄。1954年,他采纳了罗伯特·卡帕的建议,在英国生活了一年,期间在伦敦和利兹等地拍摄了大量作品,其中不乏经典的传世之作。如《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杜布罗夫尼克的跳水者》。

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巴黎,1953,36x55cm

杜布罗夫尼克的跳水者 南斯拉夫(现克罗地亚),1953,31x46cm

二、一路向东的旅途

早在少年时代,马克·吕布就有离家冒险的念头,而摄影师的职业使他的愿望得以实现。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并安静地拍摄,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状态。1955年秋天,马克·吕布开启了独自旅行的漫长征程。他开着一辆从乔治·罗杰(玛格南图片社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手里买下的二手路虎越野车,离开欧洲,向东出发,去探索广阔而又神秘的东方世界,期间跨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印度等国。他以自己的节奏旅行,沿途拍摄各地的风土人情,并通过信件与在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保持紧密联系。在法国驻印度和尼泊尔大使斯坦尼斯拉斯·奥斯特鲁格伯爵的帮助下,马克·吕布最终获得了去中国的签证。在中国采访拍摄结束后,他最后于1958年抵达日本。期间代表作如《开伯尔山口》《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一家枪械厂里的男孩》。 

开伯尔山口 阿富汗,1956,44x30cm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一家枪械厂里的男孩 1956,25x38cm

三、风云激荡的世界

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美苏两大阵营对立日益加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各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面对冲突动荡的国际形势,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马克·吕布总是尽可能地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比如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古巴导弹危机、巴黎“五月风暴”、越南战争、华盛顿反战游行、水门事件、伊朗伊斯兰革命等都留下了他大量的摄影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手持鲜花的少女》,暗淡失焦的士兵手持刺刀,与手持鲜花的女孩形成鲜明对比,十分具有感染力。马克·吕布在此期间拍摄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还捕捉了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生活与情感。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得以窥见历史事件的真实,以及在战争冲突阴影下人们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如作品《手持鲜花的少女》。

反越战示威游行中手持鲜花的少女 美国首都华盛顿,1967,53x35cm

四、现代中国的变迁

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之一。1957年开始,他曾先后二十多次访问中国,1979年起至2010年,他几乎每年都要到中国拍摄,中国可以说是他拍摄最多的国家。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穿越整个中国,他积极地探索着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在他的镜头下,既有繁华的都市景象,也有宁静的乡村风光;既有忙碌的工人身影,也有悠闲的市民生活。他以敏锐的直觉、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影像语言,捕捉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真实面貌,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了1950年代至2010年代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巨大变迁。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巨变,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了20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如《粤港火车上的农民》《鞍山钢铁厂的食堂》《古董店橱窗》《长城上的摄影师》《黄山》。

粤港火车上的农民 1957,29x44cm

钢铁厂的食堂 鞍山,1957,44x30cm 

古董店橱窗 北京,1965,57x37cm 

长城上的摄影师 北京,1971,35x52cm 

黄山 中国,1980年代,35x52cm 

此次展览从9月26日至12月10日在湖南博物院三楼特展三厅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文综合整理自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