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向儿童第一杀手说“No”

admin 2024-11-08 06:34:00 8
向儿童第一杀手说“No”摘要: ...

原创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殷勇 呼吸天使

向儿童第一杀手说“No”

肺炎,这种大多数人并不陌生的疾病,却是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约2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平均每15秒钟就会有一名儿童死于肺炎。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食欲下降等,每年约有1100万名儿童因肺炎住院接受治疗,而这些儿童几乎全部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尽管肺炎对儿童健康的威胁巨大,世界上对于肺炎的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媒体也较少关注。因此,肺炎也被称为“被遗忘的杀手”。

每年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旨在提升公众对肺炎危害的认识,尤其是对儿童健康的威胁。“为每个孩子提供呼吸的机会”(Ensuring Every Breath Counts for Every Child),倡导全球采取协同行动,共同努力减少儿童肺炎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一、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得肺炎?

儿童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生理发育不完全,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较低,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肺炎。婴幼儿的呼吸道更窄且尚未成熟,这使得任何轻微的炎症都更容易引起严重的呼吸问题。同时,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免疫力去应对各种病原体。此外,幼儿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比如托儿所、幼儿园等场所容易发生病菌传播,加上儿童不容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增加了感染风险。

二、儿童患肺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营养不良:营养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D等营养缺乏的儿童更易感染肺炎。

2.空气污染和被动吸烟: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使得呼吸道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被动吸烟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为二手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损害呼吸道健康。

3.免疫缺陷或慢性疾病:某些先天或获得性的免疫缺陷会使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此外,患有哮喘、慢性肺病或心脏病的儿童也是肺炎的高危人群。

4.缺少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抗体成分对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儿童缺乏这些天然抗体,因而感染风险更高。

5.疫苗接种不足:未按时接种疫苗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某些类型的肺炎病原体,比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导致感染机会大大增加。

三、万一得了肺炎,

如何判断严重度?

肺炎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症状来判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

呼吸急促、费力,表现为鼻翼扇动、胸部凹陷等;

高烧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8.5°C且服药后无法退烧;

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哭闹不止等异常行为;

饮食困难或拒食、脱水症状明显,如口干、皮肤干燥等;

口唇或皮肤发紫,这是缺氧的表现,尤其危险。

医生会根据肺部听诊、胸部X光、血常规等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并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

四、得了肺炎,是否需要做气管镜?

并非所有肺炎患者都需要进行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常仅在肺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气管镜:

治疗效果不佳:如果经过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症状仍未缓解或加重,气管镜可用于采集呼吸道深部的分泌物,进一步明确病因,尤其是在怀疑存在耐药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

怀疑有异物吸入:对于突然出现严重咳嗽、喘息的患儿,气管镜有助于排查是否有异物堵塞气道。

复杂病情或慢性复发:某些肺炎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结构异常或慢性肺病,这些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气管镜可以帮助评估病变情况,辅助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家长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孩子的病情具体判断是否需要气管镜,不宜盲目要求检查。

五、支原体肺炎与流感肺炎的

治疗有哪些差异?

1.病因和用药不同: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常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相比之下,流感肺炎由流感病毒引起,抗生素对其无效,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治疗。因此,支原体肺炎和流感肺炎的病因不同,用药方案也完全不同。

2.治疗时间不同:支原体肺炎的疗程相对较长,一般至少持续2周以上,以确保病菌完全清除。而流感肺炎通常在抗病毒治疗后1周左右症状明显缓解,但易引发细菌继发感染,因此需特别注意防范继发感染的风险。

3.护理重点差异:支原体肺炎可能引起较长时间的咳嗽,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物和雾化治疗帮助缓解症状。流感肺炎的护理则需重点关注体温控制,避免因高烧引发的并发症,并注意营养补充以防体力消耗过多。

六、在耐药性普遍的情况下,

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治愈?

随着耐药菌的增多,治疗难度加大,需科学用药与良好的护理相结合。

1.科学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确保治疗前进行病原检测,选择针对性强的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

2.依从医嘱完成疗程:许多家长在孩子症状好转后擅自停药,这可能导致病菌未完全消除,形成耐药菌。因此,务必按医生建议完成整个疗程。

3.重视营养和水分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可以加速身体恢复,并帮助代谢药物残留。尤其是高热和咳嗽频繁的孩子,水分补充尤为重要。

4.定期监测病情: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有无新症状出现,如病情反复或加重,应立即咨询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5.呼吸道护理:进行温水雾化等措施,可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呼吸道不适。注意空气湿度和室内清洁,避免尘螨等过敏原,以防呼吸道进一步刺激。

七、为什么检查结果是病毒,

医生还是使用了抗生素治疗肺炎?

在一些肺炎病例中,即使检测结果显示是病毒感染,医生仍可能选择使用抗生素。这种情况通常出于以下考虑:

1.预防细菌继发感染:病毒性肺炎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机体的局部免疫力,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呼吸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这种继发感染会加重病情,因此医生可能会提前使用抗生素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尤其在患儿免疫力较低时更常见。

2.难以排除细菌共感染:在临床中,有时病毒和细菌会共同感染,引发混合性肺炎。尤其是病毒性肺炎初期症状与某些细菌性肺炎相似,仅依靠症状和部分检查难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因此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进行广泛的覆盖性治疗,以确保不会漏掉潜在的细菌感染。

3.儿童症状严重或高危:对于症状较重的儿童,医生可能采取“安全第一”的策略,避免细菌感染未被及时控制而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儿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4.不完全依赖检测结果:目前的病毒检测技术虽然有所提高,但有时检测结果并不总是能够完全准确或即刻获得。例如,有些病毒检测结果可能呈阴性,但实际上感染已经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以防万一。

八、如何减少肺炎后遗症的机会?

1.坚持复查:部分儿童在肺炎后可能出现肺部功能损伤,为避免长期影响,建议在康复后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影像。

2.加强肺部康复训练:可以在康复期适当进行吹气球、吹泡泡等简单的肺功能训练,逐步恢复肺活量。

3.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营养:避免二次感染,均衡的营养、规律的作息能帮助免疫系统恢复,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4.戒烟防烟:家长应避免在儿童周围吸烟,并保持家中良好的空气质量,降低其再次感染风险。

九、接种肺炎疫苗后,

为什么孩子仍然可能患上肺炎?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疫苗覆盖的病原体有限:常见的肺炎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主要针对特定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或流感病毒类型,但肺炎的致病病原体种类繁多,除肺炎链球菌外,还有其他细菌(如肺炎支原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真菌等。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由疫苗所覆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但不能完全预防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肺炎。

2. 疫苗防护率并非100%:即使对特定病原体,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不是绝对的。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的概率,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感染。个体的免疫反应因年龄、健康状况、免疫系统状态等因素而异,有的儿童对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导致防护效果减弱。

3. 免疫效果随时间衰减: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会随时间逐渐减弱,特别是针对某些病原体,可能需要定期加强接种。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有免疫缺陷的儿童,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不足以提供长期保护,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

4. 基础健康状况:免疫力较弱的儿童,特别是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患儿,即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在遭遇强烈病原攻击时感染肺炎。疫苗接种在此情况下也许不能完全预防感染,但可以减轻症状,降低重症率。

虽然疫苗不是万能的保护伞,但它在减少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方面仍然具有显著的作用。即使接种疫苗后患上肺炎,通常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家长应根据医生建议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肺炎的风险。

十、共同参与,守护儿童健康

肺炎虽是可预防的疾病,但全球每分钟仍有儿童因肺炎而离世。作为家长和社会公众,我们都应积极参与到儿童肺炎的预防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呼吸、自由成长。在世界肺炎日,我们呼吁各界共同关注儿童健康,通过科学防护、提高免疫力和规范治疗,齐心协力,为孩子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殷勇 主任

殷勇,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组长。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治。牵头制定儿童哮喘、免疫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9项,获上海医学会医学科技奖1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在J Infect、JAMA Netw Open等杂志发表论文54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8篇,总影响因子>200分。

阅读原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