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1日讯(记者 彭科峰)银行股的价值被更多资管机构发现了吗?
上周五,当市场高度聚焦财政部一揽子化债政策之时,11月8日晚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悄然发布了“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议案”的公告。
在公告中,中信金融资产明确表示,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将斥资约503亿元的一揽子投资计划,其中300亿将直接用于购买、等机构股份。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中信金融资产公告披露信息来看,中信金融资产已经是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的股东,本次“进一步购买”可以看作是股东增持行为。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中信金融资产等机构资金买入银行股有其必然性。作为体量庞大的机构资金,因为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多方面的考量,大概率会优先选择“高股息”而非题材股。同时,在近期政策不断释放对银行股的利好的情况下(如财政部将斥资补充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银行股尤其是头部机构的投资价值依然明显。
中信金融资产发声 将买入中国银行、光大银行股份
11月8日晚间,中信金融资产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公告。在公告中,中信金融资产表示,近年来,本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开展了一系列投资配置,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本公司拟在前期投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
中信金融资产还透露了三大投资标的和一项资产服务信托投资(即四项交易)。其一是通过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约人民币112.66亿元进一步购买中信股份的4.88%股份。其二是以不超过人民币260亿元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股份。其三是以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进一步购买光大银行股份。
此外,中信金融资产还将委托中信信托(作为受托人)、(作为顾问)、(作为顾问)及(作为托管人)以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设立单一资产服务信托开展投资。值得主要以的是,中信金融资产表示,上述四项交易的方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組成一項整体安排。
中信金融资产最后表示,上述三项交易拟在单一资产服务信托方案于临时股东大会上获正式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实施,如未能在此期限内完成,届时公司将视需要另行履行公司治理程序。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刘正均表示,从总体表现看,中信金融资产主业转型按下快进键,进一步提升收购处置、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特殊债券投资“四大业务能力”。
此外,依据网最新数据,光大银行前十大股东中,中信金融资产位居第四名,持股比7.08%。中国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则并无中信金融资产的身影。但是,据本次公告显示,至本公告日期,中信金融资产持有中国银行之3.57%股份;中信金融资产公司持有光大銀行之7.08%股份(和东方财富最新数据一致)。这意味着,本次交易可以看作是银行大股东的增持行为。
年内银行股涨幅超三成 社保等多机构资金已涌入
今年以来,尽管股市整体震荡上涨,中间有不少起伏,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年内银行板块依然是资本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之一。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涨幅约达31.21%,约10家上市银行涨幅超40%。即便是国有五大行这样的巨无霸,今年以来也屡次刷新股价历史纪录。而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来看,社保基金、公募金金、险资的银行股持仓量都有明显提升。
从业绩来看,据Wind数据,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2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保持小幅增长,同比增长1.43%至1.66万亿元。其中,29家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占比近七成,多数均为个位数增长;35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10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实现归母净利润352.23亿元,同比增长25.86%,领跑同行。
11月11日,林瑾璐、田馨宇等发布研报称,近两年净息差大幅收窄是银行盈利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基本面预期的重要因素。在货币政策主要掣肘于净息差的提法下,后续政策将引导存贷款市场定价机制联动性加强;叠加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复苏和实体需求有望逐步修复,预计银行净息差趋于稳定,明年企稳概率加大。
同时,财政政策落地显效有望缓解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相关资产质量压力,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净息差预期企稳+资产质量改善有望带来银行盈利预期逐步改善。银行股处于利空已出尽、估值仍低位、股息收益率高且稳定的较为舒适配置阶段。